宫女:“?”
……
暮色四合,夜风清凉,穿过街巷回廊,在树梢卷起万千梅花。
摄政王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,一缕冷梅沉香自桌旁香炉中袅袅升起,幽清淡漠。
屏风之后,祈璟跪坐在紫檀案几前,苍白修长的手指执着一支狼毫笔,黑发如瀑,如玉的手腕上戴着串红绳,垂眸冷淡批阅着各地呈上的奏折,桃花眼清冷疏远。
纸窗外一株红梅探入几枝,几瓣梅花飘入窗内,皎白月光透过花影,在他曳地的素白衣袍上投下斑驳暗纹。
这位不过二十多岁的摄政王眉目如画,相貌出众,却冷得像一块千年寒玉,无论何时总拒人千里之外,又或许是年少掌权才让祈璟身上散漫的气质中染上几分权臣威严。
摇摇灯火映照下,他眼角那颗朱砂色的泪痣显得格外醒目,为这张清冷绝尘的脸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妖艳绯冶。
“王爷。”
门外传来轻叩,是府中老管家恭敬的声音。
祈璟笔尖未停,并没抬头,只淡淡道:“进。”
老管家轻手轻脚地推门而入,恭敬跪伏在屏风外:“禀王爷,严统领派人来报,说是……皇太女殿下已经找到了。”
祈璟握着的笔尖在奏折上微微一顿,一滴墨汁晕染开来,像一朵突然绽放的黑梅,祈璟垂眸看着那处污渍,缓缓将笔搁在青玉笔山上,清风卷起书卷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“在何处寻到的?”他的声音依旧平静清晰,仿佛在问今日的天气。
“殷国漠河王家村,一处茅草屋里。”老管家额头抵地,毕恭毕敬道,“据说那女子耳后有月牙胎记,年岁也相符,沈统领已确认无误,正护送回宫。”
祈璟站起身,雪色的衣袂拂过案几,带起一阵阵梅香,轻若流云。他走到窗前,背对着老管家抬手关上窗。
极淡的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,缥缈似雾,连带着他的神情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。
漠河,殷国有名的贫苦荒凉之地。
“漠河么……”他轻声重复,鸦色的眼睫遮住眼底的思绪,轻声说,"先帝的掌上明珠,竟沦落至此。"
五年前,先帝突然驾崩,唯一的血脉仍不知所踪,国不可一日无君,只能从宗氏挑选子嗣继位。
祈璟的祖父是先帝帝师,父亲早逝,属文官一脉,年幼时常伴祖父入宫。
同年祈帝师去世,祈璟作为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,以十六岁之龄担起摄政重任,年少成名。
谁知小皇帝在位不过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