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通道,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□□穹隆,其中后穹隆最深,与盆腔最低部分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,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,引流或作为手术入路。
□□壁由黏膜、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。富有静脉丛,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。
2.子宫:古称女子胞,系孕育胚胎、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。
定期藏泻,具有周期性、节律性。
(1)位置形态:位于骨盆腔中央,前为膀胱,后为直肠,呈倒置的梨形,为空腔肌□□官。
大小:7×5×3cm,容量约5ml。
子宫体与子宫颈比例:青春期前1:2;生育期妇女2:1;绝经后1:1。
子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。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。
解剖学内口,组织学内口;子宫颈□□上部(占子宫颈?),子宫颈□□部(?)。
未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呈圆形,已产妇因分娩影响形成横裂,而分为前后两唇。
(2)组织结构 书13页
1)子宫体
由内向外:①子宫内膜:功能层可发生周期性变化;基底层无变化。
②子宫肌层:非孕时约厚0.8cm,可分为三层:外层纵形、内层环形、中层交叉排列;其在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制止出血。
③子宫浆膜层:为覆盖于子宫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。
2)子宫颈: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。
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。TCT检查
3)子宫韧带:共有4对。
作用:与骨盆底肌及筋膜共同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。
①圆韧带:维持子宫前倾位置;
②阔韧带: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:
③主韧带:又称宫颈横韧带,固定宫颈位置、防止子宫脱垂;
④宫骶韧带:保持子宫前倾位置。
3.输卵管: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状器官,内侧与宫角相连,外端游离(伞端),长8-14cm,为卵子和精子结合场所。
(1)形态:可分为四部分。
①间质部
②峡部
③壶腹部:受精常发生于此;
④伞部:开口于腹腔,有“拾卵”作用。
(2)组织结构
①浆膜层
②平滑肌层
③黏膜层: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